
資料來源:Glints 商務拓展經理張鈞詠 於2022/6/30 演講內容以及其簡報檔
近年來因應企業國際化趨勢,海外工作機會大幅增加,加上台灣的高水準人才,在疫情下也相對穩定,導致國際企業選擇到台灣挖掘人才,使外流情況日趨顯著。因此,在供不應求的人力市場上,準確雇用到對的人才變得不可輕忽。STARTBOARD本次邀請到Glints的商務拓展經理張鈞詠,來為我們解答聘僱國際人才的重要性,以及透過分享過去執行市場業務的經驗,帶領企業在進軍東南亞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蘋果(Apple)創辦人Steve Jobs曾說過:”A small team of A+ players can run circles around a giant team of B and C players.” 講者透過圖一分享同一職位在不同人才下的差別,企業在雇用對的人的情況下,產能會隨著職位的複雜程度成正比升高。對應到Steve Jobs說的,與其雇用二、三十個B或C players增加人事管理成本,不如雇用少許的A+ players,為公司的收入、營運效率、工作產能等等帶來助益。由此可知,企業在雇用人才上應「重質不重量」,雇用到對的人可以更準確地提高公司整體價值。
進國際市場的三個原因
如同前面所述,在人才短缺的情況下,想持續招募到對的人,進軍國際市場是一個好的選擇,跨國雇用也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除了能更有效運用人事成本,也能在想拓展國際市場時擁有該國人的觀點。講者在講座中提到前進國際市場的三個原因:
- 拓展人才管道:東南亞投資越來越多心力在培育人才,大學數量的普及使教育程度提高,進而使東南亞的人力品質跟上世界的腳步,這些人才除了在國內能獲得好的工作機會外,他們也嘗試走向國際,並被國際企業看見。
- 專家及政府投資:講者根據Linkedin數據統計,提到東南亞市場的IT人才數眾多,例如Machine Learning的人才分別在新加坡和印尼有33,000和26,700人,這些人才的出現,是因政府願意積極投資專案,使得東南亞能因應產業趨勢成長。
- 遠距工作逐漸成為常態:COVID-19的爆發,使得全世界為遠端工作的企業由7%上升至23%,雖然我們被迫要改成遠距工作,但在這數位科技的時代,必須承認這樣的工作模式逐漸成為常態。此外,科技不只使資訊流通,也使人才向外流通,講者在講座中說到:「人才已不再被限制在一個區域內,你在某個國家已經不是屬於該國的人才,而是全世界的,每間公司都可以在某個國家挖掘人才並雇用他。」
Glints Can Help
Glints是東南亞與台灣最大的職涯發展和人才招募平台,致力於發掘人的潛能,並媒合專業人才和工作機會,至今已幫助超過300萬專業人才找到理想工作,協助近5萬間企業在世界各地創立成功的團隊。Glints打造一個貫穿東南亞的平台,透過人才池的建立、AI 媒合系統、以及專業顧問三方的相互輔助,精準地為職缺找的對的人,講者也提到過去曾協助日本企業Revcomm和Tripla尋找國際人才的案例,藉由Glints的幫助,減少了大幅的人力及時間成本。
隨著數位時代的發展,現在已不能低估東南亞人才市場的成長速度,不論是越南、新加坡或印尼,逐漸跟上了世界的趨勢,加上政府投資和疫情的推力,使得東南亞成為不可忽視的國際人才發育地。
最後,Glints團隊每年皆會將台灣及東南亞的人才、薪資、產業趨勢等資訊,整合成電子書發布,若是對此有興趣的企業或投資者,歡迎點擊下方連結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