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conference preparation, media and guest invitation, venue decoration to press release, we act as the bridge between our customers and media outlet, hoping to promote and expose our brands with the world.
2020 一整年全球都壟罩在疫情的陰霾,如果說能用甚麼方式來表現生活在臺灣的舒坦與美好,相信高歌一曲應該是大家都會贊成的方式之一。近年隨著網路影音平台及社群 App 的興起,音樂創作百家爭鳴,卻也伴隨著創作分潤、舉證、授權等問題。
資策會科法所藉由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期盼透過新興科技的輔導驅動產業數位轉型,過往也透過校園試驗,發現確實能幫助創作者有效保障創作權益。因此,今年擴大產業應用,以解決音樂產業之痛點,結合樂易創開發的 Letron App「解構式 AI 歌曲創作平台」,以獨創的 AI 歌曲創作工具,幫助使用者輕鬆做出自己的原創好歌,並導入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成果-區塊鏈版權管理模組,解決音樂新世代下著作權利證明的難題。
藉由區塊鏈去中心化、公開透明、無法竄改等特性,在使用平台創作時就能存證創作歷程、歌曲權利資訊及貢獻比例。解決音樂創作者無法證明原創性的問題外,更可以快速取得授權、分潤。資策會科法所王偉霖所長表示,區塊鏈技術除可解決音樂創作者無法證明原創性的問題外,未來更可以進一步運用在快速取得授權、分潤上,可望提昇臺灣整體音樂創作的友善環境。
此次透過舉辦樂點 AI 歌曲創作大賽,以【夢、想、家】作為創作主題,期望在鼓勵創作的同時,也能讓使用者累積具有清楚權利資訊的音樂作品。當然,長期以來關心熱愛科技事務的科技政委唐鳳也應邀參與,並表示寫出新的作品或者是跟別人一起創作出有趣的東西,是能令她開心的事。因此,當天除聽到由唐鳳政委透過平台即時創作出的『閃亮星球』,也邀請獨立歌手魏棋修、新秀團體 Xunday 一同來嚐鮮。樂易創創辦人左永寧也認為,台灣的年輕人都非常的有才華,卻苦無表現自己為自己發聲的通路。如今,透過 Letron App 全球首創解構式 AI 歌曲創作平台,參賽者得以搶得先機,掌握到由 AI 技術演繹出的市場暢銷旋律。
此次樂點 AI 歌曲創作大賽,最終進入決賽的 16 強參賽者,將協助其單曲上架通路發行,一解過去即使過關斬將仍未必可出線的遺憾。
經濟部技術處廣告
區塊鏈技術無疑是近十年最具代表性的創新科技之一,實為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 料庫,旨在打造一個真正「公平、公正、公開」的系統,藉加密技術儲存、傳輸和處理敏感資訊,提供一個獨立、防止竊取、竄改和透明的平台。
區塊鏈技術的變形與延伸應用層面從食品、金融服務、醫療、物流、供應鏈、產權等各式領域,延伸至跨產業的創新協作。
區塊鏈版權技術如何重塑音樂產業
隨著各大串流音樂平台、網路社群平台與影音媒體的崛起,讓許多富有才華的人 進入流行音樂市場不再是個夢想,也大幅降低了進入音樂產業的門檻,但版權授權、合約簽訂、收益拆分等問題也逐漸浮上檯面。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版權技術,使得音樂人的創作過程資訊透明化,上鏈的資訊具 備訊息無法篡改、匿名性等特徵,並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確保創作者在創作、製作、發行到版權管理的過程,皆能被保障詞、曲權利及授權分潤比例。
不擅創作、沒有經紀人 用戶也能輕鬆創作上架音樂
經濟部技術處為推廣區塊鏈版權技術,委託工研院和資策會策劃並籌備、宣傳區 塊鏈版權活動。身為示範廠商的樂易創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全球首創解構式 AI 歌 曲創作平台,藉此降低音樂創作門檻,目標是將其產品 Letron App 跳脫音樂創作 工具的定位框架,成為一個囊括歌曲創作、錄製、MV 合成、區塊鏈智能合約簽署、版權購買、收益分潤、串流平台上架等一條龍式的音樂創作服務平台。
未來,樂易創也會持續以 AI 技術發展音樂創作相關之服務,期望能為流行音樂產業帶來更多元的創作方式與創新氛圍。
樂點 AI 歌曲創作大賽 唐鳳參與創作並為活動獻聲
為推廣區塊鏈版權活動,樂易創於 2020 年底,創辦第一屆樂點 AI 歌曲創作大賽, 邀請陳子鴻、丁曉雯、四分衛主唱阿山老師擔任決賽評審,希望給予創作者表演舞 台,並提供入圍者優渥獎金、拍攝 MV、音樂後製、上架各大音樂平台等獎項,讓懷抱音樂夢的創作者們皆能有所舞台展現自我、完成夢想。
11 月 23 日活動發表記者會當天,將邀請科技政委唐鳳擔任獻唱嘉賓,於現場演 唱透過 Letron App 創作出的歌曲『閃亮星球』,帶著您一同體驗 AI 機器人帶來的無限可能。
經濟部技術處
近年來,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每年來台求學之國際學生日益漸增,為促進國際學生留台,增進台灣職場多元文化,實踐大學與其國際姐妹校於1月26日至1月29日舉辦「2021國際職涯力培訓營」,除了充實的課程以及工作坊,也另外邀請AWS、tokuyo等跨國企業一同來和學生交流,共同創造課程,給予在台國際學生「共創、共學」的機會。
實踐大學副校長郭壽旺教授表示,在疫情期間,許多來台的國際學生皆未有機會返鄉度過春節佳期,在沒有課業壓力的寒假期間,得有機會將學生聚集在一起,充實自己的職場技能,是難能可貴的機會,也進而實現實踐大學全人教育理念之價值。
營隊為期共四天,參與的學員分別來自18個國家,共58位學員,於營期中一同學習求職工作技巧以及留台就業知識,不僅如此,也帶領學員前往了台北市議會、總統府、林口新創園區、內科創新育成基地等地參訪,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以及國安會新南向辦公室羅清榮副執秘也都到場歡迎學員來到台灣,並且勉勵其未來職涯發展。
透過營隊的問卷調查,有八成的學員表達了畢業後想要留在台灣就業的想法,因此營隊中也特別集合了台灣職場面試技巧、履歷撰寫、職場禮儀、工作簽證等課程,全方面的培訓,盼能協助國際生對台灣職場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而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際,許多有意拓展海外事業的新創公司未能有機會實際出國拓點,紛紛轉而向台灣的國際人才招手,藉由學員前往企業參訪的契機,雙向媒合,企業得以釋出實習、工作職缺,使本屆國際職涯力培訓營不僅僅協助學生裝備職場技能,更能同時協助企業網羅國際人才,打造雙贏局面。
營隊結束後,來自印尼的學員表示:「得有機會在放假期間充實自己,培育自己未來進入職場的能力,特別是有機會參訪企業,獲得相關實習機會是平時課堂上學不到的。」結合課程與實際參訪,提供國際人才共學機會,協力共創跨域交流價值,企盼國際生得在畢業後駐點台灣、鏈結全球。